#段考作文檢討  


#記敘文的景深   


#二十年後的同學會


#三年後的同學會


海貍工作室的寫作書裡,有一頁談到「訊息遮閉」,該書引用了馬克‧吐溫的幽默故事作為結構策略的討論張本:馬克‧吐溫為了抗議議會通過某法案,在報紙上刊登廣告──「國會裡有一半是笨蛋」,引起軒然大波,馬克‧吐溫在議員們的抗議下刊登了另一個廣告「國會裡有一半不是笨蛋」,風波才得以平息。


我看到書中以圖示的方法,把一半的「混蛋」,和一半的「不是混蛋」,分別畫到兩個圈圈裡,每一個圈圈中,「混蛋」或「不是混蛋」,都佔了其中一半,兩個圓裡的另一半都是「訊息遮蔽」,換言之,雖然一半的「混蛋」,和一半的「不是混蛋」加起來就是一個圓,但是我們非得要分兩次說才好,每一次,我們都應該先關注其中一部份,假使我們談「混蛋」時,把「不是混蛋」的現象與對錯夾在中間講、夾雜進來說,讀者理解上會感到錯亂,閱讀起來會比較辛苦。


我看到這樣的解說時,真是拍案(該書利用這個概念引申到的意見,未必與本文相同,請參考三民出版社《河道式作文寫作指南》原書)。學生在段落處理的時候,最常犯的毛病就是把下一個段落才應該上場的訊息,急著去和前一個論點混在一起說,我們一再提醒同學:話沒有說完,不要跳另一個論點,但是效果還是有限。


這也牽涉到學生論述能力的問題,他沒有能力把前一個論點發展完畢,只好轉而談別件事。換言之,混蛋到底有多可恨,他說不清楚,只好接下去聊不是混蛋的是怎麼回事,浮光略影地把字數湊足四百,然後大嘆無話可說,「不知道還要講什麼」。這是典型的B-(以六等第而言,是B下)卷的樣態。


這一次海山的段考考題,借用了樣卷的「二十年後的同學會」為題,改為「三年後的同學會」。既然改成了三年後,應考的時候就應該針對「三年」這個時間斷限雖長又不夠長的特質進行想像。如果提到「同學們都變好多哦」,就不見得有「有些同學根本一點都沒有變」扣緊題目;有同學提到「歲月已經無情地在導師臉上留下了痕跡」,那應該是教改的摧殘所致,不是歲月的必然(當然更不應該在「同學會」這題目中著墨在教改上,甚至看到有同學突然論起兩岸在這三年內發生的變化,都是更讓人啼笑皆非的神筆),三年的時間跨距,同學應該以更關鍵的事實去回應:有人快被二一了,有人在煩惱自己究竟要不要考研究所。「二十年後的同學會」可以用的語句和素材,換了題目,可能就不是一個細緻有味的準確材料。


然而學生所犯的最大毛病,還不在這個審題上的不精準,主要是考生們對於同學會有太過具體的想像(極可能開過國中或國小同學會),使得久別重聚、閒話當年、上菜吆喝、交換近況,千篇一律的流水帳,一一登場,把國中老師們好不容易建立起來的敘述策略完全歸還,高中老師在刻畫人物,情緒波浪圖,故事發展(伏筆,結局,主題)的訓練,抛到九宵雲外。同學誤以為材料豐富就可以援筆立就,事實上,過於切身的題目反而容易忽略脈絡。子曰:「親者不失其為親(對待親近的人也不要忘了該有的禮)」,也許,在寫作上,同學也要有這樣的體認──不要覺得把熟悉的題材換個方式說令你感到矯情,就好像對那些你很熟每天見面的人說謝謝和感恩一樣,你覺得熟人就是不要太客套,但是該對他說的做的禮貌,如果哪天你記得跟他說一次,你會發現他感動得要命。


讀者需要文理。要說好你曾有的一段真實經驗:校慶紀實、一日遊、宴會、同學會,你的故事就像一張照片,希望你的照片像單眼相機拍出來的,你的主角清清楚楚,背後的景深,因為你這台相機性能夠好,做得專業到家,模糊遙遠。你的立意,如果是「同學會讓我發現我這三年一事無成」,請你從頭到尾,先說說你上大學前對自己的期許(伏筆),然後藉同學會的照映,把自己三年後的魯蛇樣描繪一下(主題),再把自己的心境做一些抒情刻畫(發展);如果你的立意是一位同學的死亡,請不要跟你旁邊的同學那一張考卷一樣:某天看到簡訊→赴宴→聊近況、話當年,然後發現有一個人沒來,原來他死了。而是在一開始的時候就舖陳這個人的存在,他很活潑還是很怪,他長什麼樣子,做為伏筆。其他你原本要說的事:你怎麼收到通知的,你們在宴會上吃了什麼,都要縮減一點點篇幅,做一定程度的遮蔽和模糊虛化,用這個同學來串聯你的同學會,使你的同學會,長得跟爛相機拍出來的照片不一樣,那種照片或文章,雖然什麼都說了,但是不認識你的人沒有辦法被你「閃」到。


-----同學到下課還在拿著自己的作文跟旁邊的人討論

(要經對方同意才可以看哦)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創作者介紹
    創作者 喬 的頭像

    小鈺國文

    喬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