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命從何而來?人生究竟有沒有意義?既有生,又何以有死?千百年來,多少人被這些問題所困擾!從來豁達灑脫的王羲之,一次與朋友歡快盡興的聚會之後,生出聚而後散、人生無常的感嘆,運筆疾書,寫成《蘭亭集序》千古名篇,道盡人類永恆的惆悵……

品味生命的喜乐读王羲之《兰亭集序》

作者:毛佩芳 发布日期:2011-09-08 

       喜爱历代名家的散文,辞约而旨丰,反复阅读,细细品味,总能领略到一点古典文学的艺术美。

        东晋书法家王羲之的《兰亭集序》,就是众多千古传诵的名篇之一。此文收录在陈耀南教授的《古文今读》一书,教授贴切畅顺的译文,还有他撰写的名篇赏析散文,助我更好地理解这篇千古传诵的名篇,获得更多的古文欣赏之乐趣。

 

 

 

         王羲之是书坛的泰斗,也是文坛的高手。一千七百年前,年仅32岁的王羲之,以一篇《兰亭集序》,发出“人生最深刻的感慨”。一句古人云:“死生亦大矣。”岂不痛哉!唤起一代又一代“后之览者”的共鸣。

        《兰亭集序》,文美辞雅, 字字珠玑。作者以“群贤毕至,少长咸集”,记叙汇聚兰亭曲水旁的一众吟诗宴乐之名士;又以“崇山峻岭”、“茂林修竹”、“清流急湍”,描述周围的环境;再以“游目骋怀,足以极视听之娱”,表达置身在大自然怀抱的文人,仰观浩瀚宇宙,俯察繁盛万物,那份“欣于所遇,暂得于己,快然自足”的欢愉。

        得意而忘形,欢愉故忘老,人就这样掉进了“不知老之将至”的“糊涂”中。青春亦就在糊涂中悄悄地溜走了,不知不觉地进入中年,迈向老年。曾经怀抱的理想,执著的追求,因“情随事迁”,转眼间“已 为陈迹”。人们怎能不以之兴怀感叹呢?

生命何其短,人生如朝露。人们实在该为一去不回的青春而叹息,也当为壮志未酬人已老而悲鸣。一辈子其实并不长,朋友欢聚的日 子,人生又能享得几回呢?“人之相遇,俯仰一世”王羲之形容得极是啊!承认“修短随化,终其于尽”的王羲之,却坚持“一死生为虚诞,齐彭殇为妄作”。读《兰亭集序》,让我深深感受到书圣对有限生命的无限眷恋之情,令我这个“后之览者”也不免临文嗟悼,掩卷叹息。

        一场由别人闯红灯导致的车祸,令我醒悟“世事无常”,“生死由天”。我从此懂得要去珍惜并不很长的生命,并决定趁着人未老,力尚可,在财力许可的范围,给自己放假,探幽揽胜,纵情在大自然的怀抱,因寄所托,放浪形骸,品味生命中不多且不久的欢乐。

        既然生老病死、悲欢离合是不可回避的人生车站,那么,生命中何妨存一份潇洒,以李白的诗句“人生得意须尽欢,莫使金樽空对月”,时时提醒自己,及时行乐,享受人生。人生毕竟是“去日苦多,忧思难忘”啊!

      走笔至此,想起俞平伯曾在一篇文章里引用他夫人说的一句话:“从今以后,我们要仔仔细细地过日子。”感慨万千。是啊,当仔仔细细地品味人生。趁着父母健在,享受陪伴他们的时光;藉着爱侣相随,要像爱护眼睛那样地爱护对方;养儿育女之时,请珍惜那虽辛苦却甜蜜的日子;逢好友相聚,莫错失晤言一室,三杯两盏小酌的欢愉。我相信上帝让我们在这个世上寄居,必有其美意。

        莫非生命要在遍尝了甜酸苦辣咸的五味之后,才显出它的丰盛?我唯有将心中的疑虑、恐惧,用虔诚的祈祷,交托给掌管生命、掌管明天的上帝,求主怜悯和帮助,让喜乐和平安充满我心。

一、通达幽远的生命放歌
──
读《兰亭集序》
   
《兰亭集序》历来被誉为书、文兼美的艺术珍品。作者一扫风靡流行的骈偶时尚,以清新自然的散体笔法记述了那次在中国文化史上著名的雅集盛会;并触景生情,临境兴叹;将自己对生命的热爱与眷恋,对人生价值的感悟与自然真谛的追问,坦诚且酣畅地倾诉于人性觉醒的启示录中。一千六百多年后的今天,我们重读这篇佳作,仍然真切地感受到这一曲生命之歌的巨大魅力。
   
这篇文章的记叙成份只有短短三行文字,其中还包括这一段细腻精巧的景物描写。自俯观宇宙之大句后,都是亦情亦理的论说感叹。由于语言浅显晓畅,其表层文似无疑碍,但要深谙其底蕴,则必须了解当时的历史文化背景和作者本人的生活经历、精神个性。关于作者所处的社会背景,前辈学者宗白华先生的评说似可代表学术界之公论:
   
汉末魏晋六朝是中国政治上最混乱、社会上最痛苦的时代然而却是精神史上极自由、极解放,最富于智慧、最浓于热情的一个时代。
   
由于政治腐朽而导致的严重内乱,西晋王朝存在仅三十多年就迅速崩溃。北方少数民族的大举入侵使士族地主阶级同普通民众一样,在战火烽烟中经历了惨痛的生离死别、颠沛流亡、国破家亡。东晋王朝所提供的相对稳当的生存环境,使他们有机会在噩梦般的回忆中,细细品味那可怕的历史灾变和人生苦难。为了寻求慰籍、解脱以至麻醉,玄学与清谈之风在士人中长期流行。这其中自然会生发出对人生苦难、生命意义、生活理想的深刻思索与大胆探求,进而形成富有时代特征的社会思潮与文化氛围,孕育出象王羲之那样以超迈、旷达甚至叛逆的精神姿态,勇敢追求个体人格自由与心灵解放的魏晋名士
   
王羲之虽出身与士族名门,但并不热衷于仕途经济。他为人风流倜傥、才华横溢、狂放不羁。那段东床坦腹的传说,那泰山般屹立在书法史上的书圣地位,活灵活现再现出他的性情、才华和精神个性。在这篇文章中,最值得关注的是他对人生价值的肯定,对生活理想的探求。天朗气清,惠风和畅的春日,四十多位名士会聚在此地有崇山峻岭,茂林修竹清流激湍之上,修禊嬉游、流觞赋诗、畅叙幽情,真可谓良辰美景、赏心乐事。正是在这种特定的自然环境、人群环境中,作者怀着由衷的欣喜与陶醉道出了自己理想的生活境界:
    “
仰观宇宙之大,俯察品类之盛。所以游目骋怀,足以极视听之娱,信可乐也
    “
或取诸怀抱,晤言一室之内;或因寄所托,放浪形骸之外……欣于所遇,暂得于己,快然自足,不知老之将至”……
   
在这里,我们不难体会:浩浩茫茫的天宇、林林总总的万物所引发的不仅仅是作者惊异、欢快,而且也激活了作者的思考与联想。能够听到、看到这无穷且神秘的宇宙,这繁盛且生机勃勃的世界,为什么信可乐也?当然因为这种感觉提供了主体生命存在的确证。作者大概不曾得到这一结论,但他的确感受到了生命的美妙与珍贵。于是他进一步抒发了自己的人生理想:真挚坦诚地与朋友交游;摆脱物欲世情的束缚,追求心灵的解放、精神的自由;超逸生活的常轨,忘却生老病死的压迫,在快然自足的心灵状态中尽情地享受生命。
   
孔夫子曾经说过,不知生,焉知死。其实反之亦然:生之疑虑释于死之洞彻,生之快乐始于死之通达。王羲之对生命的珍视,对精神自由的追求,同样来自于对死亡的超越。他也为修短随化,终其于尽深感痛惜。但是,这不能被误解为消极颓废的悲观情绪。正因为勇敢地直面自然规律,他才会认同生死亦大矣的古训,发出岂不痛哉的长叹;才会斥责庄子一生死齐彭殇的荒诞,文中散发出来的哲学意识却不难感悟。
二、儒道交融的生命理想
——
《兰亭集序》赏析
暨争登
   
世人皆知王羲之所书的《兰亭集序》为天下第一行书,又因史上众多的真迹传说故事,这篇行书真像蛟龙般飘渺,恍如天上之物了。然而除了在书法艺术领域里享有的神圣地位,《兰亭集序》的内容思想也为古今书评家们所赞赏推崇,字里行间流露的哲学思考深沉而洒脱,对宇宙人生的感悟悲喜交加,在悲凉的感慨中却有力地表达出对生命的执着眷恋,实为魏晋文学史、思想史上的精彩篇章。
   
魏晋在中国历史上是一个重大变化时期。秦汉的繁盛城市和商品经济相对萎缩,东汉以来的庄园经济日益巩固和推广,与这种自然经济相适应,分裂割据、各自为政、世代相沿、等级森严的门阀士族阶级占住了舞台的中心。社会变迁在意识形态和文化心理上的表现,是占据统治地位的两汉经学的崩溃,烦琐迂腐的经术在时代动乱和农民革命的冲击下终于垮台。代之而兴的是门阀士族地主阶级的世界观和人生观,被罢黜百家,独尊儒术压抑了数百年的各种思潮纷纷涌起,同时已在中原有相当基础的佛教也对士人产生深刻的影响。这样,一种思辨的、理性的哲学精神被重新发现,思想上的自由给文学带来清新的气息。王羲之的《兰亭集序》正是这种思潮的其中一位代言人。
   
序文交代了宴集的时间地点事由,紧接着描绘周围的自然风光。王羲之的笔下,会稽山充满了生机:温暖的暮春,崇山峻岭如披着嫩绿丝绸的美人,茂林修竹,春意黯然。近看眼前的流水,清澈明亮,在脚下欢快地流着。这一切生命如此活泼昂然,人在其中,一觞一咏,仿佛也融入了会稽山。这一段我们可以看到道家思想对作者的影响:一草一木、一山一水,都是与人平等的生命,自然与人和谐同在。
   
作者由身边的景色联想到作为万物存在之所的宇宙,天朗气清,惠风和畅。仰观宇宙之大,俯察品类之盛,此时作者已不是着眼于具体景物的表现了,而是主动地去亲近自然,表现自然。神思徜徉于浩淼的宇宙中,侵染在绚丽多彩的自然生命里,作者的个体思考已然在和天宇对话,当中所产生的惊异、快乐、陶醉使得作者仿佛感受到了此时此刻的珍贵,感受到生命的神奇与重量。
   
作者在这里以哲学家的视角直指生命的本质,探究生命存在的境遇。由生到死原来是不可避免的自然规律,生命如何绚丽都逃不过死的悲剧终极处境。那么,是不是就应该如老庄所言,消极无为,是不是应当信奉谶纬宿命?把死和生看作一回事,把短寿和长命等量齐观?
   
王羲之给出了否定的回答:虽然生命总会走到终点,但有的人活着碌碌无为,甚至有害于人;有的人活着却轰轰烈烈,随心所欲,这样的生命也许只是广袤的宇宙中无限渺小的一颗尘沙,但依然有它的价值存在。正如臧克家诗中说的:有的人活着,他已经死了;有的人死了,他还活着。王羲之以文章为例,前人的生命已逝,但他们留下的文章往往使我们临文嗟悼,不能喻之于怀。能引起后人的共鸣,能跨越时空找到知音,这就是写文章的前人生命价值的所在——死去了的人在尘世并非已毫无痕迹。从这种意义上来说,生命既是有限的又是无限的,在有限的时间里在人还活着的时间里,去创造生命的价值;在无限的死去的时间里,生命的价值将通过后人彰显。这种入世的哲学分明带着儒家学说的影响:摈弃虚无,不让生命轻易流逝。然而这种入世与儒家的入世是有很大区别的:儒家以天下为己任,多少带着功名和集体的羁绊,而《兰亭集序》的入世却是以生命意识的觉醒为依托,强调个体的存在价值。
   
此时再回头去看,作者对自然风光的描写和对宇宙的放怀思考实际上是在展现自己的人生理想,他认为这样的人生才是有价值的:与朋友亲切地交谈,摆脱尘世琐事的侵扰,亲近自然,在自然中放飞精神,追逐心灵的自由,尽情享受生命。
   
《兰亭集序》正如王羲之的行书般,接纳道家的自然和谐,却不流于虚无飘渺,不像草书般洋洋洒洒漫无边际;追逐儒家的入世哲学,却使个体从中解放出来,多了可贵的自由,不至于严谨木讷如楷书。飘逸与力度的完美结合,正是王羲之的生命理想,《兰亭集序》的精髓。
三、一曲激荡着生命热力的悲歌
——
《兰亭集序》赏析
   
中国古人没有系统的哲学,但对于生死问题的思考却从未空白过,且儒道各派尽显个性,分别呈现出对生死问题的独有思考。魏晋名士从儒道两家中追寻到精神依据,形成了避世不仕入世求仕两种截然不同的人生态度。王羲之等人否定老子的齐物论,而表现出重死生的一面。作者等人之所以有这样的体认,是基于对死亡的深刻自省。这点从他的《兰亭集序》一文可窥看到。
   
文中提到,生命的悲剧源自快乐体验的不能持久和生命的终将毁灭。
   
虽趣舍万殊,静躁不同,当其欣于所遇,暂得于己,快然自足,不知老之将至。及其所之既倦,情随事迁,感慨系之矣。向之所欣,俯仰之间,已为陈迹,犹不能不以之兴怀。
   
无论你是喜静或是好动,无论你是平凡或是卓越,无论你是渺小或是伟大,都可以一时获得快乐,忘却生命之毁带来的威胁。叔本华有言:生命是一团欲望,欲望不能满足便痛苦,满足便无聊,人生就在痛苦和无聊之间摇摆。当生命之花得到最深的滋润时,接着便开始走向凋零;当生命的快乐体验达到巅峰时,接着便开始滑向终结;当生命的欲望得以最大的满足时,接着便开始生出厌倦。这样的起伏变化,是事物发展的规律,生命的体验感也莫不如此。
   
作者当时正和一群贤人雅士会聚于有山、有林、有水的清幽之地洗濯、祓除不祥。当日,天气宜人,名士荟萃,更有流觞曲水之雅事,良辰、美景、赏心、乐事可谓都齐备了。欢愉之情在人与自然相互吸纳、共为一体时得到最极致的激发。然而此等快意却不能持久,随之而来的即是倦意。从极大的快然跌入餍足之余的倦意,不过一瞬,如何不使人感慨万分?
   
热爱生命的人既无法长饮快乐之泉,已是遗憾,再加之生命终将归于尘土,实在是人生最沉痛的缺憾!
   
况修短随化,终期于尽。古人云:死生亦大矣。岂不痛哉!
   
人生无常,人终难免一死,即使精于养生、活到八百岁的彭祖也难于幸免。一生的努力、一生的辛劳将在那一刻停息,一生的丰功、一生的伟业将在那一刻画上句号。然而生命留下的痕迹并不会随着死亡而完全消逝,每一个生命的足迹深浅应与他生前所创立的业绩大小成正比。为了身后名垂千古,在历史的画卷上划上一笔,多少人在有限的人生里创造了举世瞩目、万世不朽的功业啊!正是吾生也有涯的生命之律和对死亡的深层忧虑,激起了他们强烈的入世之心和建立丰功伟业的抱负。悲叹人生几何?譬如朝露,去日苦多的曹操,在其有限的生命里统一了北方,成为一代三国英雄而名留百世。王羲之自己又何尝不是如此,深知人生无常而有限,却没有坠入消极的虚无之中,而勤练书法,精益求精,最后自成一家,成为后人仰慕的一代书圣。历史上并不乏此类向死而生、成就巨大的杰出之士。王羲之深明此理——“固知一死生为虚诞,齐彭殇为妄作,因此他看重,珍惜而显得极为宝贵,又因而显出沉重。同样是大事!都是我们生命中必须承受的
   
这份沉痛,当是人类共同的命运。
   
每览昔人兴感之由,若合一契,未尝不临文嗟悼,不能喻之于怀。……后之视今,亦犹今之视昔。悲夫!故列叙时人,录其所述,虽世殊事异,所以兴怀,其致一也。后之览者,亦将有感于斯文。
   
在王羲之之前,已有人发出类似的感慨:人生非金石,岂能长寿考?(汉)、浩浩阴阳移,年命如朝露(汉)……在他之后,正如作者所想,无数的人产生了同感:人生百年内,疾速如过隙(白居易)、人生能几何,毕竟归无形(王维)、当此去,人生底事,来往如梭(苏轼)……古人、今人和后人,因着这份千古同悲而共鸣,情感的相通拉近了古人、今人与后人的心灵距离,也让当时的人获得了有力的精神慰藉:面对生命的终结,不必太过感伤;要好好琢磨的是,如何拓展生命的宽度、拉伸生命的厚度。
   
1600多年前的暮春三月,作者和一些文人借着修褉的风俗,展开了对生命的深度追索,留下了一曲激荡着生命热力的悲歌,千载而下,久久地激荡着人们的心灵,振奋着人们的精神。而真正理解了这支悲歌的人将抓住有限而易逝的生命,奋然前行,在自己的人生中或在他人的世界里,留下一抹绚丽的亮色!
四、《兰亭集序》之生命情感探微
汪东
   
据史料记载,魏晋时期是中国历史上最黑暗最腐朽的阴谋政治时期,王羲之《兰亭集序》就是在这种社会大背景下产生。
千年以来,《兰亭集序》令无数文人雅士感慨系之、痛伤于怀。正由于此,人们亦对这篇流露至性真情的千古美文产生了误解,说文章弥漫着浓厚的悲观主义色彩,而忽视了文章产生的时代背景和作者表现的挚爱、眷恋生命的坦诚直率之情在那个时代及其所处阶层人中的难能可贵。为了逃避阴谋政治的高压,在士人中兴起了清谈之风。到了王羲之生活的东晋王朝时,朝政腐败,外患不息,统治者束手无策,上流社会悲观绝望情绪弥漫,士族清谈派们谈玄说理,但对老庄哲学、佛学理论并无新的发明,而更多的是故弄玄虚,逞口舌之能的诡辩之术而已。佛学的色空思想和老庄的无为哲学成了当时名士们面对日益危蹙的国势时局束手无策、软弱无能且不思进取的借口。因而矫情做作成了士族清谈者们畸形人格的主要表现。
兰亭集会上的名士,包括时任东晋宰相的谢安,绝大部分是清谈派。王羲之是士族中的一员,但他不是纯粹的清谈派。他在政治上主张有所为,曾对谢安亲口说:今四郊多垒,宜从自效,而虚谈废务,浮文妨患耶?但谢安深不以为然。特别是在对待生命死亡问题上,王羲之反感清谈派们的矫情做作,他在经历了多次亲人亡故的痛苦之后,深深地体会到人面对死亡难以忘情。因而王羲之借给集会诗集作序的机会,以他对生命眷恋挚爱的至性真情,给清谈派们以不轻不重的回击,同时也表现出了他不随流俗的独立人格与斗争精神。
文章开篇,作者先简叙集会的时间、地点、缘由及到会人员。接下来便详述集会之乐:有崇山峻岭”“茂林修竹”“清流激湍带来的山水景色之乐;有列座于流觞曲水之旁一觞一咏亦足以畅叙幽情带来的人文情怀之乐;有在天朗气清,惠风和畅仰观宇宙之大,俯察品类之盛,所以游目骋怀”“极视听之娱神通宇宙的心志之乐。逸少开篇写集会之乐,其意深也。快乐是情感的一种,今日的集会之乐是逸少与群贤们共同享有的。逸少因景而乐,自然是天性真情的流露,而鼓吹太上忘情的清谈名士们一旦一乐,就是对他们忘情理论的自我否定。我们不妨这样理解,与其说逸少是在写集会之乐,还不如说逸少在以名士们今日的集会之乐来否定他们鼓吹的太上之忘情的荒诞理论,来表明自己对生命人生的至性真情的观点人非草木,孰能无情!
确切地说,王羲之对生命人生的认识是质朴坦诚的,同时也是深刻的。接下来他谈的更为具体透彻。他认为,人不是绝对的个体,必须得与人相与,并且人生是短暂的,如同俯仰之间。人的性格脾气各异,志向情趣不同,但不论取诸怀抱,悟言一室之内者,不论因寄所托,放浪形骸之外者,都必会有所追求,要彻底无为确实也难!并且当其欣于所遇,暂得于己,追求过程顺利,所求一时得以满足,因之而产生的喜悦之情便会使人不知老之将至,忘乎所以!就是对曾经的追求已经厌倦,情随事迁,也会因此而产生无限的感慨。更何况面对生命的死亡,孰能无动于衷?因而逸少借古人之口大声呼喊:“‘死生亦大矣。岂不痛哉!同时,逸少也对清谈派们猛烈地批驳固知一死生为虚诞,齐彭觞为妄作
读到这里,我们不由得为王羲之坦诚不随流俗的人生生命观而喝彩,为他面对生命死亡,流露眷恋不舍的至性真情而感动!
五、山水:生命诗意栖居的家园
——
探寻《兰亭集序》的生死观
林承雄
《兰亭集序》是一篇脍炙人口的散文,全文三个自然段围绕人如何看待生死这一主题逐步展开论述。第一自然段描写兰亭宴集、饮酒赋诗、宾主偕欢的盛况,展现了所会之地清丽秀美的山水风光,情景交融,使人倍感盛会之难得,为下文抒情作铺垫;第二自然段紧上文的字,论说人总难免为欣于所遇的乐以及情随事迁的忧所左右,进一步感叹人生的终期于尽的无可奈何的感情。第三自然段则递进一层,由对昔人之感(诸如死生亦大之类的感怀)的审视,引出对老庄的死生一体的虚幻世界观的批判。
固知一死生为虚诞,齐彭殇为妄作,这是全文的关键句。在作者看来,生就是生,死就是死,不能同等看待,这一认识胜于当时的那些士大夫阶级的流行观点。王羲之从小就有名士的气质,不过他与西晋以来崇尚老庄的名士有不同之处,那就是在思想上对老庄有所非议。他信奉道教,服食养生,生活情趣的实质是老庄的任自然的思想;然而政治见解,却近于儒家。王羲之反对庄子一死生齐彭殇的观点并不等于否定老庄的全部思想,反对庄子的全部学说。庄子唯心主义形而上学的生死观取消死、生、天、寿这些本来客观存在的对立概念,抹杀其间的区别,将之合二为一归于同一本体,显然是荒谬的,经不起实践的检验。
王羲之所处的东晋时代是政治极为严酷、社会剧烈动荡的年代,天下名士,少有全者,许多著名的文人都死于残酷的权力斗争中。因而,明哲保身,存活性命,成了首要任务。因而,当时的士人们或热衷谈玄悟道,晤言一室之内;或者归隐山林,放浪形骸之外。诚如王羲之文中所说的,虽趣舍万殊,静躁不同,当其欣于所遇,暂得于己,快然自足,曾不知老之将至,他们陶醉于一时的快乐,追求暂时的满足,可见他们是恋生的;老庄的随顺自然、无为而生的处世心态成了抵御动荡混乱的社会现实的精神武器,让他们在自然山水中发现了生命的可贵。
东晋中期,玄学思潮已与名教合一,崇尚玄风之名士群体,大多已入世甚深,所以标榜自然而实则入世的并不鲜见。王导、谢安、王羲之等人皆如此。王羲之尤为突出,一方面他向往一种与世无争之田园安宁生活,另一方面他官场失意时,又斤斤计较,颇为失意。《晋书》本传说他与王述齐名,而后来位列王述之下,他便深以为耻,以至于在父母墓前发誓不再做官。誓辞说:自今以后,敢逾此心,贪冒苟进,是有无尊之心而不子也。子而不子,名教所不得容。信誓之诚,有如皎日!显然,这种心理与齐一万物的思想相去甚远。王羲之的思想融合着儒、释、道诸家,而对人生现世的眷恋、追寻一种诗意的栖居才是其根本。
六、《兰亭集序》中的生命悲慨
陈湘
《兰亭集序》是一篇形质兼美的文章。它是书圣王羲之在东晋穆帝永和九年(353)和当时的名士谢安。孙绰等四十一人于三月三日在会稽山阴之兰亭集会,他们曲水流觞,饮酒赋诗,各抒怀抱,最后由王羲之作序一篇。总述其事。是为《兰亭集序》。
文章开篇用简洁的文字概叙时间地点聚会的缘由永和九年。岁在癸丑,暮春之初会与会稽山阴之兰亭,俢禊事也。然后点出了集会人员群贤毕至,少长咸集。寥寥数笔,把当时的风云人物囊括其中.,有东山再起的谢安,有名士孙绰,有和尚支遁。济济一堂,光彩夺目,山明水秀,人杰地灵。
那一日,天清气朗。惠风和畅,他们仰观宇宙之大,俯察品类之盛。游目骋怀,足以极视听之娱。良辰美景赏心乐事,四美兼具,人生至此,夫复何求?正所谓乐极生悲,王羲之的妙笔陡然一转,发出了震烁古今的人生悲慨:
一是老之将至。人与人交往很快便会度过一生,有的人在幽静的室内和朋友畅谈人生理想,有的人,纵情山水放浪形骸。虽然动静不同,,但是当他们遇见如此的盛会都会感到一时自得,心满意足,不知道,年华正在弹指一挥间悄然隐去。年老体弱,白发苍颜。容颜枯槁,身体衰微。
孔子曾经说过,发愤忘食。乐以忘忧,不知老之将至。真是一种达观的人生态度,但是面对如此的人生极乐。王羲之怎么不想永远年轻,永远的留住这人生的盛筵。但是快乐总是短暂的,忧患确是永存的。美人迟暮。烈士暮年,这是多么悲哀的事情呀。莎士比亚曾经感叹:迁延蹉跎,来日无多,二十丽姝,请来吻我,衰草枯杨,青春易过。古今中外对于年华流逝老之将至的恐惧和感叹是一致的。
二是情随事迁。人具有劣根性,朝三暮四,见异思迁,得到时不知道珍惜,失去后追悔莫及。易卜生曾经说过人生有两大悲剧,得到时的踌躇满志和失去后的垂头丧气。盛宴如此美好,但这幻象转瞬即逝,美好怎能永留人间,所以此时越高兴,日后越觉凄凉,丰子恺有幅漫画人散后一钩新月如水形象的概括了繁华尽后的悲凉。人最珍视的是亲情友情爱情,但是,都说友谊地久天长,但它会随着时间空间的变化而淡漠;都说爱情海枯石烂。但是它最好的结局婚姻却被说成爱情的坟墓;都说亲情绵延不绝,但是常常悲叹树欲静而风不止,子欲养而亲不待。
向之所欣,俯仰之间,已为陈迹。犹不能不以之兴怀。从前印度有个国王,挚爱的王后香消玉殒,他悲痛难当,立志要为她建造世界上最美的坟墓。他自己精心布置选材设计,渐渐地迷上了建筑,成为一个鉴赏品位极高的艺术家,最后陵墓落成,他左看右看总觉得有个地方布置的不够完美,最后命令把王后的棺木挪出了陵园。及其所之既倦,情随事迁感慨系之矣。
三是死生亦大矣。死生是人生大事,修短随化,终期于尽。王羲之生活的时代人们崇尚玄学,认为一死生,齐彭殇就是把生和死等同起来,认为长寿和短寿是一样的。王羲之否定了这种观点,提住了自己的生死观死生亦大矣”“一死生为虚诞,齐彭殇伟妄作他想长寿,就服食仙丹,但事与愿违,未及花甲就撒手人寰。
弗洛伊德认为,人出生的目的就是死亡,生的形式多种多样,死的形式也有很多种。最普遍的就是寿终正寝,出生,成长,衰老,死亡;还有意外身亡,天灾人祸,无法预知,无法规避;再有悲观厌世,自行了断,令人扼腕。还有一种壮烈的就是舍生取义,为国捐躯。你具有怎样的生死观呢?
《兰亭集序》被称作天下第一行书,飘若浮云,矫若惊龙,留给世人最悦目的书法。他的内容更是抒发了人类亘古的悲伤,引发后人无尽的感叹。在教授这篇文章的时候,学生对他所抒发的情感不能理解,因为他们还没有经历过世事,体味过悲凉,所以我用通俗易懂的故事格言哲理来形象的解读,到了较好的效果。王羲之说,虽世殊事异,所以兴怀,其致一也,后之览者亦将有感于斯文。千古同心,千古同恨,感谢王羲之留给我们的千古美文。
七、品味生命的喜乐
——
读王羲之《兰亭集序》
毛佩芳
   
喜爱历代名家的散文,辞约而旨丰,反复阅读,细细品味,总能领略到一点古典文学的艺术美。
   
东晋书法家王羲之的《兰亭集序》,就是众多千古传诵的名篇之一。此文收录在陈耀南教授的《古文今读》一书,教授贴切畅顺的译文,还有他撰写的名篇赏析散文,助我更好地理解这篇千古传诵的名篇,获得更多的古文欣赏之乐趣。
   
王羲之是书坛的泰斗,也是文坛的高手。一千七百年前,年仅32岁的王羲之,以一篇《兰亭集序》,发出人生最深刻的感慨。一句古人云:死生亦大矣。岂不痛哉!唤起一代又一代后之览者的共鸣。
   
《兰亭集序》,文美辞雅,字字珠玑。作者以群贤毕至,少长咸集,记叙汇聚兰亭曲水旁的一众吟诗宴乐之名士;又以崇山峻岭茂林修竹清流急湍,描述周围的环境;再以游目骋怀,足以极视听之娱,表达置身在大自然怀抱的文人,仰观浩瀚宇宙,俯察繁盛万物,那份欣于所遇,暂得于己,快然自足的欢愉。
   
得意而忘形,欢愉故忘老,人就这样掉进了不知老之将至糊涂中。青春亦就在糊涂中悄悄地溜走了,不知不觉地进入中年,迈向老年。曾经怀抱的理想,执著的追求,因情随事迁,转眼间为陈迹。人们怎能不以之兴怀感叹呢?
生命何其短,人生如朝露。人们实在该为一去不回的青春而叹息,也当为壮志未酬人已老而悲鸣。一辈子其实并不长,朋友欢聚的日子,人生又能享得几回呢?人之相遇,俯仰一世王羲之形容得极是啊!承认修短随化,终其于尽的王羲之,却坚持一死生为虚诞,齐彭殇为妄作。读《兰亭集序》,让我深深感受到书圣对有限生命的无限眷恋之情,令我这个后之览者也不免临文嗟悼,掩卷叹息。
   
一场由别人闯红灯导致的车祸,令我醒悟世事无常生死由天。我从此懂得要去珍惜并不很长的生命,并决定趁着人未老,力尚可,在财力许可的范围,给自己放假,探幽揽胜,纵情在大自然的怀抱,因寄所托,放浪形骸,品味生命中不多且不久的欢乐。
   
既然生老病死、悲欢离合是不可回避的人生车站,那么,生命中何妨存一份潇洒,以李白的诗句人生得意须尽欢,莫使金樽空对月,时时提醒自己,及时行乐,享受人生。人生毕竟是去日苦多,忧思难忘啊!
   
走笔至此,想起俞平伯曾在一篇文章里引用他夫人说的一句话:从今以后,我们要仔仔细细地过日子。感慨万千。是啊,当仔仔细细地品味人生。趁着父母健在,享受陪伴他们的时光;藉着爱侣相随,要像爱护眼睛那样地爱护对方;养儿育女之时,请珍惜那虽辛苦却甜蜜的日子;逢好友相聚,莫错失晤言一室,三杯两盏小酌的欢愉。我相信上帝让我们在这个世上寄居,必有其美意。
   
莫非生命要在遍尝了甜酸苦辣咸的五味之后,才显出它的丰盛?我唯有将心中的疑虑、恐惧,用虔诚的祈祷,交托给掌管生命、掌管明天的上帝,求主怜悯和帮助,让喜乐和平安充满我心。
八、探究《兰亭集序》中的生命价值意识
高洪生
   
魏晋时期,玄学清谈之风盛行一时。士族文人多以庄子的齐物论为口实,故作放旷,不屑事功,探玄究赜,探讨天地万物存在的有无。而王羲之是一个颇具辩才的清谈文人,在政治思想和人生理想上,与一般谈玄文人不同。
(
)肯定了生命的存在及变化
文中,作者描写了兰亭周围的景物,高山茂林,激流曲水,天淡云清,春风和煦,意境清丽淡雅,表达了作者欢快畅达的情感,写出了自然万物的欣欣向荣,充满生命昂扬向上的勃勃生机。但兴尽悲来,一句信可乐也之后,作者由眼前欢聚的快乐想到人生的短暂,老冉冉其将至兮(《离骚》),美好的一切都将随着岁月的更迭而渐渐远逝,感情也必将随着事物的变化而变化,从而感慨产生。人生天地间”“奄忽若飚尘(《古诗十九首》)作者看到了生命是不断变化的,修短随化,终期于尽”“后之视今,亦犹今之视昔。生命或长或短,都要听凭造化,但最终都将走向灭亡,一死生”“齐彭殇是虚诞和妄作。作者不禁感叹死生亦大矣,他由生命的短暂中感到了痛苦,有了痛苦感才有了真切的存在感。有生就有死,有乐就有悲,生命的长短存亡不是主观所能左右的。
(
)勇于追求生命的价值和意义
王羲之与那时的其他士人在生命意识上有所不同。魏晋时社会动荡,黑暗恐怖,许多文人将自己的生命意识与独特个性融入到审美与艺术创作中,奉行及时享乐的思想。这是以一种极端的方式对这一时期生命状态的反思。而王羲之却在表现人生苦短岁月不居的感叹中,流露着一腔对生命向往和执著的热情,崇尚积极的生命价值观。他的生命意识具体表现正如阮忠勇在《论王羲之的生命意识》中所言:痴迷道教,以增加生命的长度;以契阔谈宴、诗酒风流等行为,增加生命的密度;希冀建功立业、人格独立、精神不朽,以增加生命的亮度。作者写作此文也可以看成是对生命价值的一种探索和追寻,他希望能为后世留下一点自己的东西,能让后世人有感于斯文
(
)敢于挑战权威富有批判精神
反抗精神是生命价值的一大特点,人类发展的历史即反抗自然挑战自我的历史。在魏晋老庄清静无为思想的笼罩下,王羲之能突破世俗观念的束缚,打碎玄学的思想禁锢,说出一死生为虚诞,齐彭殇为妄作的铿锵话语,本身就流露出生命所赋予的抗争精神。作者不畏权威思想,敢于批判错误理论,勇于说出自己的看法,这展现了人类生命的自我否定与自我探求,富有强烈的批评精神。
九、《兰亭集序》的哲理美
冯为民
   
中国传统美学和哲学都特别强调天人合一,天人感应,魏晋时期是被称为人的觉醒和文化的觉醒的时代,东晋士人对于自然的观赏是明显带有哲学意识的。自然是心灵的风景,《兰亭集序》在对自然的参悟中处处折射着理性的光芒,体现着深邃的哲理美。全文由两部分构成,前者诠释生活哲学,后者聚焦生命哲学。王羲之借兰亭修禊投入大自然怀抱,既领略了生机勃发的春光,宣泄了快然自足的情感,从自然美中汲取生命的能量和活力,也从宇宙永恒和人生有限的鲜明比照中彻悟到人性的弱点和人生的至善至美追求。
   
《兰亭集序》文思幽远,超然玄远,散发着多重生活哲理美。首先,揭示了和谐的生活即是美的生活。文章开篇的一段,不仅写出人与环境的高度和谐,自然则崇山峻岭,茂林修竹清流激湍,映带左右天朗气清,惠风和畅,山抱水拥,清风佛面,令人心旷神怡,而人则是群贤毕至,少长咸集,心纯意净;而且也写出了人与人的心胸澄明,相处甚恰,你看一觞一咏,亦足以畅叙幽情,多么惬意,多么消闲,又多么自得。其次,展示了个性的生活即是美的生活。文中仰观宇宙之大,俯察品类之盛,所以游目骋怀,足以极视听之娱,信可乐也的大胆表白,不仅仅是陶然自得,更为重要的是告诉人们,当你精骛八极心游万仞,尽情驰骋你的才情,个性化地体验你的精神生活,展示你的精神品格之际,你就可能会获得高旷寥廓的快感,对现实生活充满好奇与追求,下文趣舍万殊,静躁不同的多样生活形态的展示,也是作者所认可的。再次,凸显了平和的生活即是美的生活。无论是取诸怀抱的静态生活,还是因寄所托的动态生活,一旦暂得于己,快然自足,不久就会产生人生的倦意,甚至会产生伤感,只有欣于所遇之时清醒老之将至情随事迁之时泰然释怀,才会对修短随化,终期于尽有更为了然的把握,在平和而恒常的生活中珍惜每一天。第四,暗示了自主的生活即是美的生活。虽然后之览者,亦将有感于斯文,甚或临文嗟悼,不能喻之于怀,产生情感的共鸣,但这是令人悲痛的。人不仅要带着理性去生活,而且要在参悟昔人的精神需求时能喻之于怀,学会自主与超越,真挚地拥抱生活,化悲为喜,从容自在。
   
《兰亭集序》立意高远,慧心独运,浸透着深邃生命哲理。虽然王羲之与其他魏晋名士一样,发现、理解和尊重自然美,置身其中,似乎忘却了自我,与物同化,生命意识渗透在深邃的自然宇宙之中。但兰亭修禊,更使羲之在触悟山水之美、生活之美的过程中深解了宇宙之玄和人生真谛。宇宙意识生命意识历来是生命哲学的母题,羲之在仰观宇宙之大游目骋怀极视听之娱之际,从人生经验出发,对人生无常进行了理性思考,不仅发现了每一个生命都独立地面对整个宇宙,并借以获得精神的畅游,而且发现生命短暂,必须关注个体生命的价值,探寻生存的意义,去思考在有限的人生中如何进行无限的价值创造。在人的生命旅程中,欢乐总是暂时的,尽管有时是忘情的、任性的。人生的悲剧莫过于当其欣于所遇,暂得于己,快然自足,曾不知老之将至其所之既倦,情随事迁,感慨系之矣,前者揭示乐而忘忧是人生的一大悲剧,后者则指明痛定思痛是人生的另一大悲剧。而这两大悲剧的发生恰恰是人自身的弱点酿成的,很多人只忘情于暂得的欢愉,却很少关注人生的短暂,并不能觉察时光飞快流逝,衰老即将到来,反而容易对眼前的所遇感到高兴和满足。人生的深沉悲剧更在于高度关注生死却常常混淆生死,固知一死生为虚诞,齐彭殇为妄作是羲之文化觉醒的宣言,是对生命真谛和人生价值的深刻感悟。人只有珍惜生命,正视现实,憧憬未来,追求人生价值,才能淡化悲剧底色,活出人生的精彩来。人生要经常回头看,也要学会借鉴,学会创造,让人类美好的情怀成为激励后人的不竭动力,故列叙时人,录其所述,虽世殊事异,所以兴怀,其致一也的践行与祈愿就是珍惜人生的最好的明证。
十、立意深远,文笔清新
──
《兰亭集序》艺术特色赏析
于海生
   
《兰亭集序》是王羲之为诗集《兰亭集》所写的一篇序文。全文生动地记叙了东晋永和九年三月初三一群文人墨客游宴兰亭临流赋诗的空前盛况,抒发了诗人对宇宙人生的深沉感喟。《兰亭集序》之所以流传千古,不仅因为其立意深远,而且因为其文笔清新流畅,朴素自然。其艺术特色如下:
   
1、用笔简约,格调淡雅:
   
文章的一开篇,作者就叙述了兰亭盛会的情景。在这里,无论模山范水还是描竹画树,都达到了简而不能再简的地步,这可谓惜墨如金。盛会在暮春之初的江南,想那阳春三月的江南山间水渚,该有多少鲜花吐芳争艳,姹紫嫣红开遍!而在此文中,作者却紧锁浓香艳颜,些许不流注笔端,进入作者视角的,唯有山、水、林、竹、天、风而已。即使绘竹,也只言其修而弃其绿;写水,也只言其清而弃其碧,极力创设出一种素淡、雅致的格调:崇山峻岭,气势高峻;茂竹修竹,幽深静谧;清澈溪流,洁净明朗;流水急湍,飞花溅玉。这些景物清纯明朗,晶莹亮丽,生机盎然,活力无限,字里行间无不流露出诗人流连山水的舒心惬意。兰亭盛会本是良辰美景、赏心悦目的乐事,然而作者内心的喜悦之情从不过分流露,笔端的兴奋字眼也不轻易滑落。只写饮酒赋诗,畅叙幽情,陶醉于自然之美的舒爽优雅。在结尾处,以信可乐也四字表出,保持了笔势的从容与沉稳。体现出了一种清丽淡雅的格调。
   
2、手法多样,逸趣无穷:
   
本文是一片书序,文章虽然短小,仅324字,但表现手法多样,融写景,叙事,抒情,议论于一炉,环环相扣,波澜迭起,逸趣无穷。文章从兰亭集会落笔,首先用简洁的文字点明集会的时间、地点、缘由和与会人物,接着用抒情的笔调,描绘了清雅优美的山、水、林、竹等自然景物,而正是这些自然风光引起与会者饮酒取乐、临流赋诗的雅兴,下文就自然转入叙写雅事,叙写与会者一觞一咏游目骋怀的种种欢乐情景。段末以字作结,揭示了与会者沉浸在美好的自然和人文环境中得到审美愉悦而暂时忘却烦恼的情趣。第二三段紧承受短的仰观俯察兴感抒怀,发挥议论,由聚想到散,由宴集想到人生,阐发了生命短暂,欢乐终有穷尽之日的感慨。最后又叙述了作序之意,强调了的问题,强调了古今同慨。这种写景,叙事,抒情,议论的融合,使文章真切自然,极有情致。读罢,使人觉得有无穷的逸趣
   
3、脉络清晰,感情深沉:
   
《兰亭集序》之所以流传千古,不仅因为其立意深远,文笔清新流畅,朴素自然,而且感情发展脉络十分清晰,情感去着深沉。本文分三段,一段写,二段写,三段写。文章第一段写了五乐:名士济济,聚首兰亭,一乐也;山环水绕,境界清幽,二乐也;饮酒赋诗,畅叙幽情,三乐也;天朗气清,日暖缝合,四乐也;仰观俯察,游目骋怀,五乐也。文中以信可乐也作结。
   
然而作者面对良辰美景,赏心乐事,作者没有沉浸其中,而是从中引出了对生死的联想。人生在世,不管是取诸怀抱,晤言一室之内,还是因寄所托,放浪形骸之外,都会为一时的顺达而满足,甚至忘记了死亡。等到对所追求的事物产生厌倦之后,自己的感情也就随着事态的变化而变化,又想到了死亡,感慨也就来了。于是作者从现实的角度抒发的人生短暂、不能自驭之叹,突出了一个字。
   
接下来,作者考察古人的感情,发现古人也是如此,对生命的感慨不谋而合。由此看来,人们普遍看重的是生,厌恶的是死。庄子一死生的观点是虚诞。那么,未来呢?后人看我们,也像我们看古人一样吧?人生代代相传,痛苦也代代相传,没有休止。这真可!这里的显然不同于上段的。痛的是人生短暂,好景不长;悲的是人生代代相痛,永无休止。这样,────遥相照应,形成了一个整体,深刻地揭示了曲折而又深沉的情感。
十一、从《兰亭集序》中几处涂改,看中谴词之妙
   
王羲之的《兰亭集序》被选入多家高中语文教材,这篇文章,虽为书序,却写得感情真挚,文辞清新优美,识见高远,作为脍炙人口的文章流传至今仍熠熠生辉;作为书法作品,历来为人推崇,被尊为墨皇,亦有天下第一行书之誉。我们在教授这篇美文时,往往对着作为文章的《兰亭集序》来分析它的文辞如何之优美,感情如何之真挚,却忽视了通过解读作为书法作品的《兰亭集序》,来体会这篇文章在谴词达意方面的妙处。本文试从这一角度做一探讨。
   
《兰亭集》是当时王羲之等文士名流过修禊日时,与会人士临流嬉戏,饮酒抒怀,乘兴赋诗所结成的集子。而《兰亭集序》也是王羲之当时的乘兴之作。我们可以想象当时王羲之神思如涌,挥毫落墨,洋洋洒洒的情景,在那种特定的情景、特定的心境下,作者如有神助,很快即成就了这篇千古美文,同时也成就了天下第一行书。鉴赏这幅书法作品,我们会发现上面有多处涂抹修改的痕迹。这些痕迹由于着墨的轻重不同,我们依稀可辨认得出那被盖被删的字迹,如果我们仔细揣摩这些改动的地方,我们就会有意外的收获。
    “
崇山二字无疑是后加上去的,只有加上这两个字,才与下文的茂林修竹、清流急湍、映带左右组成一组整句,节奏和音韵也更加和谐。崇山二字在什么情景下加上去的呢?有书家猜测:既然行文以四字句为主,王羲之不可能写出此地有峻岭,茂林修竹,……”这样节奏不和谐的句子,而应该是想到用四字句写地貌,那么峻岭崇山还是崇山峻岭呢?联系到后一句茂林修竹,从音韵上看,还是崇山峻岭茂林修竹对得好,故此,王羲之在写就峻岭二字的当口,在这两个字的前上方跨写上崇山二字。这当然只是一种推断,但上当我们反复品读这几句时,我们的确觉得这两个字加得很是地方。
   
诵读或取诸怀抱,悟言一室之内;或因寄所托,放浪形骸之外一句,我们会觉得朗朗上口,气韵流动,也不乏对仗所形成的气势。但我们可辨得出,或因寄所托字是后来盖上去的,原本是个字。我们可以想见作者或许要说或外寄所托,放浪形骸之类的话,但这样和前边或取诸怀抱,悟言一室之内,在句式上失去了齐整之美,在音韵上也失去了和谐之美。右军巧思,以,而将字用到句尾,便成了或取诸怀抱,悟言一室之内;或因寄所托,放浪形骸之外。读之,齐整和谐,自然天成。
    “
向之所欣,俯仰之间已为陈迹,犹不能不以之兴怀句中的向之所欣本为于今所欣,为什么更改了两个字呢?从语意上讲,正在喜欢着的已经变为陈迹是矛盾的;从情感上讲,既然世间的一切如此虚无,似乎他们这些畅叙幽情的诗作也没有结集的必要了,但作者的本意并不在此。作者神思灵动,盖于今向之,表情达意,便可谓妙在其中了。
   
在序文即将结束补记诗文结集经过之际,作者发出了后之视今,亦犹今之视昔,悲夫的感慨。此处涂抹删改得最为明显,悲夫是由大可悲也删改而成,笔者以为此处删改最为精彩。大可悲也是个判断,虽有于其中,但感情色彩不浓,悲得不那么深重,让人感觉不多么到,而悲夫就不同了,这是个感叹句,虽独一个悲字,却感情色彩极强,让人感到沉重,悲从中来。这真是神来之笔。
   
除了上述几处之外,还有象岂不痛哉字,每揽昔人兴感之由字,有感于斯文字等都有涂改的痕迹,原用字难以分辨,笔者不敢妄言。有人说《兰亭集序》是王羲之喝醉酒后,挥洒而成,有人对这种观点持反对态度。无论怎样,这是一份草稿无疑。正因为是草稿,王羲之在当时特定的情境下,随兴所至,挥洒草成,正好让我们看到了这篇美文的本真面貌。所以我们结合教材所附书法作品插图,对删改之处做一下推敲,是应该的、必要的。这样或许在品味《兰亭集序》谴词达意的妙处时收获更大些。需要说明的是,王羲之的《兰亭集序》真迹早已随唐太宗葬入昭陵而失传,现在流传下来的诸摹本中以唐朝冯承素所摹最为逼真,基本保留了原作的面貌。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創作者介紹
    創作者 喬 的頭像

    小鈺國文

    喬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